首页 >> 名家访谈 >>作家访谈 >> 与红学大师周策纵交往二三事
详细内容

与红学大师周策纵交往二三事

时间:2025-05-31     作者:兰铁成【原创】

876268865fb6a5a52a499541a6606c9.jpg刊名题字:赵志强】



与红学大师周策纵交往二三事

作者:兰铁成

 

人生的缘分,是天意,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谁又能把我和周策纵老先生联系在一起呢?那是怎样的一段缘分,是因《红楼梦》结缘,点点滴滴的故事……   

第一次见到周策纵老先生的情景,他既普通而又流露出一种非凡的气质,让人有说不岀的感觉。他一米七十多的个头,戴副眼镜,略显胖些,穿着普通的西服佩戴着领带,随意而又谦和,略有一点湖南乡音,能说流利的英语,冥冥之中就注定了我们的缘分,天意把我们的心似乎拉近了。孤陋寡闻的我,根本不知道他是研究《红楼梦》和历史的专家,他是美囯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又是国际《红楼梦》研究会主席和著名红学专家。我后来才知道,周先生年轻时曾做过蒋介石文字秘书,一些重要文稿岀自他的手笔等。


a210276605d02b6297ee05b30b4fdb9.jpg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秋天,天高气爽,还没有落叶临风的京城,他从美国来京,下榻在丽都饭店。他闲暇时,求王晓薇帮他买一幅山水画,正赶上我在京参加活动,手头有几幅山水画,那时王晓薇是想让我挣几百美元,画家大都不富裕,听了之后我很高兴,我到了他下榻饭店,简单说明来意,周先生热情招待了我,选了两幅他认为满意的山水画。一幅是《枫叶韵红》,另一幅是《雪乡》,真是一手交钱一手交画,共八百美元,在当时兑换人民帀也是相当可观的。在这里呆了快两个小时吧,相互交换了名片,就匆匆告别了周先生。

原来王晓薇博士的母亲是享誉国际文坛的知名作家聂华苓女士,周策纵和她是文坛上的朋友。王晓薇和她丈夫在德国使馆工作,她的先生叫陆柏赫,是一等参赞。为人非常好,很实在,没有一点官架子,就像普通人一样。那个时代有很多画家同行都想在使馆捞金,来补充自已生活上的不足,自然选择发达国家驻华使馆办画展。我和王晓薇相识结缘,是画家朋友安都介绍的,外国友人比中国人简单多了,想法也单纯。所以王晓薇又把我推荐给周先生,缘分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拉近了……后来王晓薇和丈夫离开了北京,可能是驻华使馆任期已满。


2ba6dabe5ff4690444e7b167d3289ee.jpg


第二次见到周先生是在九五年冬天,在他没来北京前一个月,“云中谁寄锦书来”,接到他信后,问我是否在京?我回信说在,我还以为他是找我买画,我们约定时间和地点,有了上次的基础,我们自然就熟悉了。看画聊天,他从我的画面上的题字和谈吐上,感觉很有文学性,他问我“看些什么书”我顺口就说了《红楼梦》《唐诗三百首》还有《宋词》等,一下触动先生的兴趣,他很亢奋,说到《红楼梦》他滔滔不绝,讲了红楼梦的文学性,真是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完的《红楼梦》。我在那一刻似乎感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我们聊得甚欢,他说看《红楼梦》,研究《红楼梦》有几十年了,这时我才知道周先生对红学有独到的真知灼见,使我的思路拓宽。我聆听着先生的指导,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那一刻我好像是高山下面的一颗小草。他问我,从哪个方面入红学,我一时很难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他接着说要根据个人经历对《红楼梦》的理解,字里行间的历史迷案,好了歌,好就是了,千古词赋真时写照,研究封建社会的世间百态,其味难解、文字狱、人物的谐音、诗词歌赋等等……聊到晚饭时侯,他坚决留我吃自助餐,客随主变,边吃边聊红学的话题到很晚。临走时,我送给他一幅画,他要给我500美元,我坚决没要,我感觉在他这里得到的文化历史知识比一幅画的价值重要得多。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从那以后我们一老一小成了忘年交的朋友,这就是冥冥之中遇到的知音,自难忘。如果没有王晓薇推荐买画经过,能认识周先生可遇而不可求,有善有情。后来我们见过两次面,真乃天意,画自然成我们沟通的媒界。


cb5509d3b36fc05a560aba201eba5c1.jpg


记得几年后冬天,在一家书店翻阅着新书,《红楼梦悬案解读》里面有周策纵“一从二令三人木”解释与凤姐的结局距离太远,故赞同的人甚少,大众能把红学弄得明白人少之又少,入木三分,很难读懂,可见他的博学深思,治学严谨,知识面之广,与他会面,谁解其中味,却让我总是学识上受益匪浅。他对封建社会的剖析等,其味异放,心静如梦,是首屈一指并享誉国际红学的专家。他的著作《红楼梦案》《论红楼梦研究的基本度》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诗句。当得知周策纵在美国病逝的消息迟来时,听后颇是悲伤和惆怅。我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到我俩的珍贵合影,面对先生的遗容,仿佛就像《红楼梦》里的秋风秋雨中“葬花辞”……老先生音容笑貌浮在眼前,还在聆听他讲红楼里的迷案,脂砚斋,府邸珠林,颇多怀伤……随手在日记中写了一首诗缅怀:“与师多少难忘缘,红学断意泪纷纷。论点证辩人间留,续梦异解周翁盼。二00七年十月五日于京通宾馆”,以表示对周老先生怀念和尊重。真是说不尽的《红楼梦》梦是万境归空,宝黛钗皆尘土,尽西风,看葬花,草蛇灰线,忧愁秋窗风雨夕,若为情还是若为仕,警醒后人,隐隐约约多梦似。而周老先生的一生卓而不凡,在红学上的影响不可小觑,是生命签下无形的红楼命题,探索上的心灵和约,记忆中的他在红学领域里的延续,文坛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惟有红楼依然红。

    

    (作者简介:兰铁成,吉林白城人,现居北京。中囯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诗人。甲辰龙年根据笔记资料重新整理《缅怀红学大师周策纵》,乙巳年于北京玉泉斋修改。)


技术支持: 木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