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 >>吉诗快讯 >> 吉林诗歌网:一叶菩提编辑部赴九台其塔木采风
详细内容

吉林诗歌网:一叶菩提编辑部赴九台其塔木采风

876268865fb6a5a52a499541a6606c9.jpg



10月24日,为深入体验生活,活跃创作交流,《一叶菩提》编辑部组织开展了编辑人员走进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进行采风交流活动。

省新诗学会会长李铁龙应邀参加并讲话。省新诗学会副会长思宇,长春新诗学会副会长曹景常以及一叶菩提编辑部部分骨干赵喜语、牟诚、徐衍华、张立辉、康志范、李长伟、左晓昕、于淑轩、张国庆、李淑芬、于淑清、张安敏、李凤兰、马晓芳、李国琴等20位诗人参加了采风交流。

采风活动由《一叶菩提》主编叶淑华、九台区新诗学会会长韩志君组织策划。

采风座谈会上,李铁龙会长向叶淑华主编赠送了他亲笔手书的“德正学丰万事兴”的墨宝。他对《一叶菩提》诗歌平台对新诗创作和新诗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对大家积极踊跃的发言予以肯定,对吉林省新诗创作提出了切实要求。他强调,坚持三条:弘扬正能量,追求真善美,反映新时代。做到三接:接通地气,接续经典,接近新潮。他的讲话赢得了与会诗人的阵阵掌声。

诗人们首先参观了牛头湖景区。该湖原叫牛头山水库,是九台市自然风景旅游区之一。位于其塔木乡西南方向约10公里处,三岔河中游八家子村附近。牛头山属风光秀美的长白山余脉,水库水源来自我省母亲河第二松花江下游支流。该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开展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库。诗人们在湖堤大坝上漫步,观望碧波荡漾的湖水,心旷神怡地品味澄静的水乡风光,感受农村的幸福生活,游兴大发,诗兴亦大发。

接着诗人们参观了关云德满族民俗博物馆。该馆是由著名满族剪纸艺术家关云德先生筹资兴建。馆内现有五官屯皇粮碑等珍贵藏品707件(套)。分为民俗文化展室、满族刺绣展室、五官屯农耕稻作文化展室、渔猎文化展室、关氏满族剪纸展室。馆长关长宝向诗人们介绍了依托博物馆的民俗、农耕文化和九台地域的萨满文化、鹰猎文化打造特色旅游项目的办馆历程。诗人们边观赏边感叹,感悟满族风情,品味历史沧桑,熔铸诗歌情怀。

其塔木是著名诗人、书法家、吉林三杰之一成多禄先生的故乡。成多禄,原名恩令(恩龄),字竹山,号澹堪,室园名榆庐、澹园、十三古槐馆。曾以候选同知擢升首任绥化知府,被誉为“清廉太守”。1916年,被选为吉林省第二届参议院参议员,中东铁路理事会董事。张作霖在京组织安国军政府时,任全国参议院议员,1927年被任为中华民国教育部审核处处长兼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副馆长。晚年寓居北京,将宅院辟为澹园。1928年,病逝于吉林寓所,终年65岁。一生诗作不下千首。有《澹堪诗草》二卷和自订年谱一卷行世,有今人翟立伟、成其昌等编注《成多禄集》,收辑成诗八百六十首。他书法造诣颇深,取法欧、颜、苏、翁各体,不落窠臼,卓然成家,被今人目为东北四大书圣之一。诗人们满怀敬意地观赏了成多禄文化公园,品赏了精彩的诗歌和书法作品。高山仰止,令人叹服。

其塔木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迹地。诗人们在镇文化站站长张继录陪同下拜谒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了三下江南纪念馆。馆内分3卷10章,展示了1947年我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时,在九台境内的重要军事活动,陈列一些当年我军战士用过的物品及图片。还悬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领导以及在九台工作过的老同志题词。诗人们缅怀先烈,思绪万千,心中涌起无限诗情……

诗人们最后参观了矗立在四棱山下的艺术宝塔,著名民俗画家高桂苓介绍了筹资兴建的艺术塔的经过。诗人们欣赏了高桂苓的数百幅绘画作品,兴致勃勃,一边欣赏,一边交流,其乐淘淘……

采风期间,部分诗人即兴朗诵了新近创作的诗歌作品,欣赏了诗友的二胡等乐器演奏,把采风活动推向高潮。

(供稿:叶子)

1698941187372.png





部分采风诗作欣赏





七律·癸卯重阳节抒怀

 

作者:李铁龙


登高望远又重阳,

热土深秋银杏黄。

临墨挥毫读论语,

吟诗索韵诵国殇。

人生自古谁无老,

岁月留痕岂有彊。

一盏菊茶刚入味,

便觉清苦是芬芳。


注:写于癸卯重阳节。

 


七律·癸卯季秋随想


作者:李铁龙


人民亿万爱中华,

苦难相依是大家。

昔日挨欺常受辱,

如今强盛抗高压。

记牢先烈凌云志,

砥砺前行浪淘沙。

笑对列强无所惧,

疫情过后再出发。

 

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列强困兽犹斗,苟延残喘,在此非常时期,祝福伟大祖国,万众一心,迎难而上,走向复兴。




大风,为情人唱歌


作者:思 宇

 

走进牛头山水库大堤

大风扑面而来为情人歌唱

听得浪花眉开眼笑地一劲鼓掌

 

秋来暑往看见情人就站在远方

在我的诗里撒娇成枫叶的脸膛

一种相思两种渴望

 

像水的波浪

榆树伸着枝似我的手

在湖边倒映出了水的目光

  

瞧着你握我手的那种磁力气场

风暖如歌晿这首牛头山的情歌

在山水之间陶醉情与爱的激昂

  

秋天是一种收获爱的精神食粮

梦想借风的力量传送不拐弯儿地直达人的景象

因为爱能让人忘记一切的忧伤

  

痴情的水赋有牛劲

形容着女人胸怀似大山一样有男人的雄壮男人就是这大风为情人而歌唱

 

 

2023年10月24曰写于牛头山水库




其塔木(组诗)

 

作者:曹景常

 

1.牛头山

 

一手挽着长白山的风

一手牵起松花江的浪

就站在蜿蜒的柳条边外

昂起高高的头

把一段历史把一段沧桑

吼成这一片苍茫明亮

 

这一声 吼

从历史的深处

缓缓而有力地奔涌而来

吼开了满山本草芬芳的野菜

吼开了鱼跃夕阳的欢畅

吼开了一朵朵朝霞如火

吼开了一片片稻花迷人的歌唱……

 

牛头山啊

是一头什么样的牛啊

只是那一声低低的吼

就让这一片土地啊

蓬勃着不尽力量……

 

 

2.边墙

 

有朝廷的封禁

有地方的建制

野生的柳条 也能

长成一道比

长城还要管用的墙

挡住了北马南望的铁蹄

也挡住了流民胆怯的目光

却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脚步

挡不住人心深处的热望

更挡不住岁月拔节的梦想

  

哪怕是寒风凛冽

哪怕是大雪疯狂

一条细柳编成的墙啊

总是要在

不断弥漫的东风里

匍匐成遍地的春光

  

3.其塔木

 

其塔木这个名字

来自满语

据说是光杆木意思

这个萧瑟的名字

让人心疼

也让人们打心眼儿里

不服气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就用热情热忱

甚至是热血

给这个名字添枝加叶

 

于是

以这个词语命名的土地上

就有了萨满的神性

就有了牛头山的风光

就有了农民画的多彩绚烂

也有了满族剪纸的风采翩然

也就有了三下江南的英雄传说

更有了新时代的丰收丰硕

 

其塔木啊

这个萧瑟的名字

不再萧瑟

而是结满了

不断丰富的

远的近的

旧的新的传说

 

其塔木啊

这个听起来

有些孤单的名字

不再孤单也不再沉默

其塔木的枝叶上

每一个新增的传说

都让这个名字

盎然生色……




牛头湖边

 

作者:韩志君

 

头露出水面

身掩在湖中

看不见的双角刺向长天,

一迭迭的波浪

 

像你千年起伏的心事

诉说着当年

也许四面林涛的低吟

仍是你咀嚼的无眠

 

你是何方神圣

为什么落入凡间

湖里的游鱼是你活跃的思维吗

岸边的炊烟燃烧着庄稼人的微笑

可是你慈悲的光在闪游

 

在湖边吃

在湖边乐

在湖边不知是不是你犁开了三山的水源

开出了诺深诺大的湖泊

绽放着诺大的花瓣

你虽然卧在湖边

却仍是一抹光辉亮在人间

 

注:牛头湖在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境内

 

 

 

关云德剪纸,文脉上的一缕芳香

 

作者:韩志君

 

扑面而来的民风民俗,

对美丽自然的崇拜欣赏,

全都汇进剪刀与纸张,

定格成粗犷豪放的流畅。

 

把老百姓的中国梦,

剪成满族古朴的诗行。

装点江山多娇的画卷,

树起民族文化的脊梁。

 

关云德剪纸,

中华文脉上的一缕芳香。

 

这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

被朱军握成艺术人生的雕像。

小小的一张纸在几秒钟里,

撕扯成荧屏上的千古流芳。

 

改革开放新时代给你的剪纸,

输入了一抹神奇之光。

你用传承民族遗产的力量,

剪出了新时代的景象。

 

你把乡村振兴战略,

剪成了飞天的美好向往。

剪一座楼宇是新农村建设的模样,

剪一道柳边就有新奇的故事流淌。

佛多妈妈的笑容里展示了子孙万代的兴旺,

阿布卡恩都里的臂膀显现着不可战胜的力量。

 

剪纸里有村童吹着柳笛的故事,

剪纸里有天宫大战的神仙来往,

剪纸里有霞光映照路宽广,

剪纸里有春风拂柳情丝长。

剪纸里有五谷丰登的喜悦,

剪纸里有山河壮美的交响。

剪纸里有心灵浓缩的慈善,

剪纸里有理想寄托的飞翔。

 

灵巧的双手铺锦绣,

小小的剪刀绘吉祥。

千千万万的剪纸长翅膀,

飞越天南地北四面八方。

 

不管黑皮肤的点赞,

还是蓝眼睛的珍藏,

呈现的是华夏的灵秀,

展示的是中国的吉祥。

 

小小的剪纸,

点亮了西方惊叹的目光,

萨满的文化,

融进了世界文化的汪洋。

 

关云德的名字,

闪烁着一道卓异的光芒,

关云德的名字,

飘荡着一缕独特的芳香。




一叶菩提九台采风记

 

作者:张立辉

 

是晨曦中喜鹊的啼鸣

是霜降里缕缕的清风

是菩提使命的召唤

是颗颗澎湃的心灵

用憧憬引我们踏入浩瀚的金黄

奔向了太阳升起的地方

 

思绪

在乡野远山里辽阔,

在溪流、黑土地里厚重汹涌

在牛头山湖水的风浪里震撼

在三下江南纪念馆的隆隆炮火中

 

静静躺在五官屯农耕馆里

个个跳动的灵魂

在诉说紫薇画院九棱宝塔里张张画像

深邃的眼神在诉说

这块土地掩去的风烟和星空斗转

还有,

百姓的悲欢以及走进未来梦里的甘甜

 

动容的酒香啊

携诗和远方、琴瑟泪淌走出小屋

头招摇在大街小巷归途烟火,

煮红了夕阳

引燃了星光笑语豪言,

把一日的脚印、重托和畅想

串起沿秋风冬雪踏向春暖花开的路上




其塔木的枪声(外一首)

 

作者:李长伟

 

深秋意盎然

其塔木镇

二百余名烈士伫立成高耸丰碑

与宏大的三下江南战役相较

只是一场局部的战斗

但在其塔木的镇史中

是那样的巍峨恢宏

 

静悄悄的烈士陵园

19.47米的纪念碑默默矗立

向世人诉说当年战斗的惨烈

近千人的伤亡

让其塔木平静的土地上充满了血腥

品读这片丘陵訇伏的土地

满清的皇粮石碑

告诉你她的肥沃与高洁

这片土地的儿女

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信仰

血肉之躯牢牢铸就

捍卫共和国尊严新的长城

七十余年前的枪声业已远去

而余音却亘久环绕

与烈士们一起屹立

以一种高不可攀的坚毅

正告窥伺中华诸霄小之辈

铁血的华夏儿女

已为豺狼准备好

迎头痛击的猎枪


注:“其塔木”在满语中为吉祥的神木之意;另一说为民间传说记载,北斗七星下凡除妖后化为七棵松树,后因传来传去成了“其”。

 

传 承

 

东经126.346703

北纬44.374908

是其塔木镇

在这个星球不起眼的交叉点

这里却有着历史

交织缠绵的不一样的传承

 

刘家村农耕文化的记忆

讲述了丰腴肥沃的黑土地

成为满清帝王的皇粮征集地的故事

传承久远的关氏满族剪纸

讲述着这个民族每一个生活细节

承担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种种故事

创新活力的紫薇画苑

告诉你一个记录时代的新节点

全区人民踊跃捐献的烈士陵园和纪念馆耕读学堂成为新时代农耕文明的璀璨明珠写满了对历史的铭记与担当……

 

其塔木

闪耀乡野的文化明珠

为贫瘠寡淡的乡村生活

增添无穷的体验魅力

必将传承未来辉耀神州

 



走进其塔木

 

作者: 赵喜语

 

秋天的其塔木

好像就是一个欢腾的符号

牛头山水浪波澜不惊

关云峰非遗满族剪纸诲人不倦

烈士陵园庄严肃穆

紫薇画院风情万千

 

各种风流

在天空之境下倘佯

山山水水

红尘滚滚

在思绪之中

又在思绪之外

 

活色生香,

且暮风晨语

遥想与怀念,

一下子披上五彩的外衣

在其塔木,

我渐次活成一种意想不到的风景




背篓里装满了感动

——《一叶菩提》编辑部走进其塔木

 

作者:叶淑华

 

不知筹划了多久

今日终于成行

心儿听从远方的召唤

就连清晨的天空

都如此澄澈云朵

也白得格外乖巧从容

 

五辆车打着双闪

洒脱的鱼穿而行

是赴一场盛会

还是与待放的雏菊 互认前生?

哦!原来啊 原来

是为共欢一盏

秋日情浓

 

驶进牛头山水库

眼前是一片浩瀚的湖泊

那吸睛的浪花哟

大朵大朵翻腾着

尽情展示着它的真容

以它独有的热情

对远方的朋友 跳跃着欢迎

 

惊奇于神湖的澎湃汹涌

忍不住 就牵绊了双眸

究竟是何方神圣

把我的家园打扮得如此巍峨 壮美

辽阔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

更让诗人们的执念里多了几重尊重

 

九台的文化底蕴令人折服

一幅幅鲜血染就的壮烈场景

将三下江南纪念馆燃得“水泄不通”

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眼眶再次潮湿因为动容……

 

暮色渐渐苍茫

我把一颗滚圆的红豆

偷偷埋进了其塔木的土壤

请她与星子作伴燃烧我

滚烫的念想

 

带着浅醉

轻轻地挥手放飞一腔柔情

感恩遇见的所有

背包里 装满了感恩

也装满了 深深的感动……




走近你,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叶菩提》编辑部走进九台

 

作者:左晓昕

 

无需远足,

遍寻名胜

也不必借一程山水的秀美激活矜持的灵感

 

假如,

你也在追寻诗和远方

那么,

请跟我来带上你的热情,

带着你的诗心走进九台,

这片神奇的土地

 

这里,

有碧波荡漾的湖水

有秋阳下,

金色陈铺的田野

这是中国皇粮贡米之乡

有热情好客的九台人

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厅里,

那一件件年代久远的老物件散发着浓浓的古韵

昭示着古老的民族文化

让人禁不住心生赞叹

而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更让我们对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充满了敬意

一幅幅图片,

一帧帧文字提示着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在这充满灵性的白山松水间

有着撒满文化的教育基地

更有矗立在其塔木森林公园的紫薇画苑

面对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

听质朴女画家娓娓的讲解

心底顿生无限敬意

该是怎样的才情与执着

让她从一个花季少女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临摹彩绘

创作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作品

 

这是九台人的自豪

也是吉林的骄傲

踏上这片厚重的土地我们,

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又怎能不诗情迸发

 

来吧,

让我们拈一缕岁月的沉香

赋一笺优雅的诗行

将这里的美,

这里的山水与文化尽情描绘




参观其塔木烈士陵园

 

作者:李淑芬

 

墓碑高耸祭群英,

烈士长眠示后生。

图片详描乡战史,

馆墙挂满国魂名。

眼前似现销烟漫,

耳际犹闻炮火声。

华夏繁荣逢盛世,

红旗猎猎警钟鸣。

 

刘家村关云德满族民俗博物馆

 

作者:李淑芬

 

民俗博物馆藏村,

历史停留痕迹深。

件件尘封流岁月,

关家庚续到如今。

 



行香子·赴九台采风有感

 

作者:康志范

 

昨日重阳,今又临霜。一叶菩提赴农乡。秋高气爽,沿路农忙。看水田稻,旱田谷,卧金床。

民间绘画,非遗剪纸,黑土滋养永传扬。攻坚作战,四保临江。悼众英烈,垂千古,绩绵长。





2e1a62bb3f79861b5220d9a4a5b91f0.jpg

技术支持: 木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