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 >>诗人文苑 >> 吉林诗歌网:浮世中的心灵修炼与哲意思辨 ——姜维青诗集《在海边看夕阳》赏析
详细内容

吉林诗歌网:浮世中的心灵修炼与哲意思辨 ——姜维青诗集《在海边看夕阳》赏析

时间:2023-10-08     作者:周海波【原创】

876268865fb6a5a52a499541a6606c9.jpg




在众多“大咖”云集的诗选中,我偶尔会驻足欣赏那些清丽脱俗的个体和灵魂。那未被灰尘污染的四维空间,往往寄托着哲人的思辨和灵光。

捧读姜维青的诗集《在海边看夕阳》,掩卷而思,爱不释手。这本诗集成于2023年9月,汇集了作者近期的136首新作。他赠与我们的灵魂钙质来自于他的心灵修炼与诗意气场。

诗歌里的思辨,如果不是包容在诗性生活中,就很容易沦为空洞的说教,而姜维青的诗作是来自生活的思想,思想的文学。这些充满思辨色彩的诗性语言,通过立体的组合和意象渗透,呈现给读者美的体验和智慧启迪。

如《蝉的叫声》“它们用叫声在寻找爱情/知道了这个,蝉的叫声愈显得可爱/多么执著啊/为了那一刻销魂/用整个生命在呐喊/如此爱情/才真正是刻骨铭心”。作者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寻找爱情”赋予“蝉的叫声”以美好爱情的寓意,在平凡的点滴生活中发现人性之美。

在诗人眼中,风景有别样的见解。风中的旗杆、阳光下的椰子树、一经作者诗意情趣的点染,就不再是孤立的自然形态,摇身一变成为动感的人文思想。《风景别解》中“一排旗杆,所有的旗都耷拉着脑袋/有风吹来,它们像听到命令/…它们开始了大合唱"。“一片湖水在时间里午睡/有风吹来,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整个湖都妩媚起来”,如果不是作者心思与自然物象邂逅之后的诗意升华,它就没有这样优美的力量了。

诗歌作品里的思维感悟、禅意机锋、意象结构、人生沉浮等,必须包容在诗人洞察世事、真情实感的心灵气场里。唯有化理性的抽象思维为诗性语言的情感,方能做到“为天地入心、揽万象入怀”。在《岳桦林》中,“它们抱成团,手拉着手/叶子像披散的头发/枝干像瘦瘦的筋骨/任雨雪肆虐,任岁月欺凌/一直朝着认准的方向/看到岳桦林,我总会想起那些卖苦力的父辈们/是不是大自然特意选在这高山之巅/为他们制作的群体雕像”。在他气场洋溢的诗作里,读到这些带着思想温度的句子,我们仿佛在欣赏一幅大师的油画,在锤炼心象中感慨万千。看得出来,诗人对生活、对人世的悲悯情怀,对底层劳动者的爱意温存。

我很喜欢作者娴熟使用当代生活口语入诗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很多读者早已不太喜欢那些故弄玄虚、陈词滥调的分行诗作。《书架上的书》中“不管他们关系如何/我都是真心地爱他们/不礼貌地比喻一下/我从市场上买回柿子辣椒和茄子/暂时把它们放到一个筐里/怎样把它们变成我的营养品/我自有我的烹任方式”,体现了诗人的独特风格。看似娓娓道来,实则回味无穷。

我读姜维青老师的诗歌作品有几部了,在他恣意汪洋的文采中,我从未看到那种离开思想立意和真实情怀的“花言巧语”之作。他的很多作品以平常人、平常生活事物为题材,其中寄寓的情怀意味可谓深而不浅、平而不俗。将思想立意深深地糅合在精巧构思、丰富的意象、精辟的语句和大开大阖的画面当中,这是姜维青诗歌的的一大特点。《我喜欢小盆景》中“为什么一生非得身处逆境/为什么都得像彩虹必经风雨/我庆幸盆景们有一个优越的环境/像暴风雨来临时/在窗台上观望的孩子”。诗人的灵魂叩问,发乎于情,止乎于理。把握了诗章里的隐喻和象征,就可以在作品纷繁的意绪、深沉的思索和揪心的追问里触摸到诗人投射于作品形态里的情感影像和精神指向。诗人的追问,在诗里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回复,而把答案留给读者去思索。

《在海边看夕阳》这本诗集历时一年零两个月,贯穿于疫情始终。诗人自述“保住了性命就保住了诗歌,只要一息尚存,诗的创造就不会终止”,作为七十高龄的高产作家,通读这本诗集,让我们确信:写诗决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乐观向上的理想信念,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在这本诗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像诗人在《生命的年轮岁月的车轮》中直抒胸臆的那样:“太阳升起的时候,我愿意看大路上疾驰的车轮/它们在追着太阳,太阳也像个巨轮/一切都在升腾啊,一切都在飞奔/前方,永远是望也望不到边的阳春”。

2023年10月8日




1694589349285948.png

网站题名:赵志强


技术支持: 木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