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 天妒英才,文星陨落!鹤乡从此无丁利!【胡海学】
详细内容

天妒英才,文星陨落!鹤乡从此无丁利!【胡海学】

时间:2022-01-09     作者:胡海学【原创】   阅读

                       胡海学

     2021年12月24日清晨,我在微信朋友圈突然发现一则《讣告》: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原白城市作家协会主席、原《绿野》主编、《报道总理的小城记者》《远去的村庄》《鲁院日记》《鸟知道》《八百里河湖》等文集作者丁利先生因患脑瘤医治无效于2021年12月24日凌晨1时56分不幸去世,享年58周岁。特告知亲朋好友,以表沉痛悼念之情!何其急也,命断人寰,从今哀思绵无尽;犹可慰焉,魂归绿野,此后经典必永垂!……读罢此处,我心头一颤,泪水不由淌下,我仰天长叹默念着:天妒英才,文星殒落,鹤乡从此无丁利!丁主席、丁老师、丁大哥,请您一路走好,但愿天堂无病痛!

时针指向2020年的二月初三,您的儿子洪男返回长春去通榆车站,您没有了往日的叮咛,一言不发。贤淑的嫂子秀玲觉得事出蹊跷,还在心里嗔怪您,以前孩子走,都亲昵不够,可这次怎么了,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冷落了孩子呢?可是,洪男还没有到车站,您就昏厥过去,将舌头都咬出血了,惊慌失措的嫂子一面给洪男打电话催促回来,一面在痛哭中呼叫着您的名字。当您到县医院抢救,初步诊断您的病不轻,建议到大医院医治。在长春医大二院,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确诊您患的是恶性脑瘤。可家人没敢告诉您,嫂子说了善意的谎言:只是“普通脑疾”。手术前,医生为您剃发时,您还在谈笑风生,说正在赶写《八百里河湖》文集,创作已进入尾声,将为“建党百年”献礼。

第一次手术比较成功,术后,您抢时间修改、补充、完善。累了,由嫂子陪同到小区散步,眼前的每一株花草、树木,您都非常留恋,您似乎都能听到它们的呼吸,感受到它们在和您交流、对话。三个月后,您终于完成了20万字的《八百里河湖》的全部创作。此时,您如释重负,才到医院进行复查,不幸的是,脑瘤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这次手术,导致您半身瘫痪,从此卧病在床,从此失去自由,从此告别纸笔,从此与外隔绝,从此与病魔抗争……其实啊,这部文集是您用生命最后的心血凝成。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松原视察查干湖不久,您便来到查干湖,采访了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的鱼把头张文,创作并发表了纪实文学《鱼把头张文的幸福生活》;2019年,您申报了中国作协《三代鱼把头,百年查干湖》重点深入生活项目,得到中国作协和省作协批准。同年6月,您深入到查干湖采访渔民,期间,您忍受孤独寂寞,还要和病痛折磨作斗争,采访渔民和农民百余人,采访第一手资料后,您都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创作,丝毫不敢懈怠,唯恐因病痛令《吉林西部民生长卷》中途夭折、半途而废。欣喜的是,您终于如愿以偿,虽然卧床一年之久,终于在2021年七一前夕,用《八百里河湖》这部文集向“建党百年”献礼,这部文集被中国作协列为优秀作品。

回顾您走过的历程,起点在通榆县最东部的八面乡那个叫大段村的地方,这里是您成长的摇篮,是您趴在被窝里,用一封封书信架起大段河对外联络沟通的桥梁,您的执着,才成就了从农民到教师、从老师到记者、从记者到作家的华丽转身。《远去的村庄》一书,深深的诠释了您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这里有您写不完的乡情、亲情、爱情和友情。在《远去的村庄》一书出版前,您任记者时,策划主编出版《鹤乡新世纪之声》《烛光岁月》,任通榆县作家协会主席时,又策划主编出版《百年颂歌》《仙鹤飞起的地方》,尤其是《报道总理的小城记者》文集,这里不但记录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鎔基来到通榆视察灾情,还记录了通榆这片土地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人和事,融入了您的真情实感。

2007年,您调到白城市文联《绿野》编辑部工作;2008年,您当选为第三届白城市作家协会主席;2014年,为落实吉林省委打造“北方文学高地建设”计划,您策划主编出版“建设北方文学高地·绿野之星”大型丛书;2015年,您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在吉林西部实施河湖连通战略,策划主编出版“中国梦·生态梦”洮儿河大型文丛;尤其您创作了《鸟知道》一书,这是一部关切人与自然的诗篇,您带着乡愁的叹息,表达对生灵和生态的倾心,您以质朴的情感、通透认知,向人类发出对生态爱护的警示与呐喊……

您的一生凭着正直的风骨和天赋才华,顽强拼搏,用您的铁笔,犁开文学之路,驰骋文坛数年,您的作品充满真情实感,歌颂人性真善美,鞭挞人间假恶丑,赤子之心未改,善良之心永存,深得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友赞誉。尤其深受中国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铁凝和著名作家陈秋实、贾平凹、艾克拜尔.米吉提及原吉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笑天、《人民文学》主编施占军、《光明日报》高级编辑、著名作家彭程等人的常识。

当您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面对这些,您戒骄戒躁,一直保持谦卑。您不图虚名,而是不负众望,在鲁院学习期间,完成了《鲁院日记》散文随笔录,开创了鲁院建院60周年学员创作之先河,被吉林省作协推荐参加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

在这部散文集中,融入一篇您我友情的文章——《雪地沉丝》,并收录了您我2007年去北京颁奖、在会场外人民大会堂前的一张合影。此文结尾中,您有这么一段话:“文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大到对国家、民族苦难的关注,小到个人生活、命运的同情,如果连这个最起码的品德和情感都没有,你不会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写出来也是空壳罢了,不会有读者和生命力的。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的好:‘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中国作家不会缺席!’”

您的眼界的确很宽,文笔也很老辣,写出的作品都非同凡响。散文《长白山的呼吸》,您写得活灵活现,读罢令人拍案叫绝;2015年,您随吉林省作家代表团赴祖国大西北新疆阿勒泰地区慰问援疆干部,创作的长篇散文《天生北疆》,在人文情怀上处处与吉林西部对比;在鲁院期间,您到湖南社会实践,创作了游记《湘西纪事》,把湖南的青山绿水与吉林西部的河湖对应;在您生命最后时刻,又在吉林西部,为“圣水湖畔”两岸普通渔民、农民立传……

如今您去了,鹤乡从此无丁利,但是,文坛处处见精神。因为您的遗珍至宝,篇篇彰显着血肉与灵魂,定会引领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讲好动人故事,传承高雅文化,传递正义之声!

 

 

 丁利:中共党员、白城市第六届党代表、政协委员、市管优秀高级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第三届、第四届白城市作家协会主席,《绿野》文学季刊主编。《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约作家。2019年他向中国作协申报了大型报告文学《查干湖两岸》,得到批准,他创作的《查干湖两岸》在全国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被中国作协列为优秀作品。几十年来他的文学作品多次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作家》《人民日报》《文艺报》《作家》《中国财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吉林日报》等报刊发表。其中,散文专著《远去的村庄》获吉林省委、省政府第十一届长白山文艺奖、第五届吉林文学奖;散文随笔录《鲁院日记》,开创了鲁院建院60周年学员创作之先河,被省作协推荐参加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散文《我的村庄我的母亲》获孙犁散文奖,《鸟知道》获《人民文学》美丽中国征文佳作奖,《眼前飘来一道鞭影》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部分作品入选全国小学、中学辅助教材。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木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