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欣赏 >>名作赏析 >> 曾大兴评论 |《黄河对话长江》:讲透文学名著中的河流故事
详细内容

曾大兴评论 |《黄河对话长江》:讲透文学名著中的河流故事

时间:2020-08-30     作者:曾大兴【原创】   阅读

《黄河对话长江》:讲透文学名著中的河流故事

曾大兴


《黄河对话长江:地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河流书写》是一本文学地理学的专著,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地域文化、地理空间、河流书写。首先,地域文化层面。地域文化和区域文化,都是指地方文化,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地域和区域不一样。地域是自然形成的,区域是对地域的一种人为的划分。地域的边界是模糊的,区域的边界是清晰的。地域内部的文化特征是相对一致的,区域内部的文化特征往往不一致。例如,“吴越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江苏文化”则是一种区域文化,它们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吴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板块,它的文化特征是大体一致的,所谓“习俗同,言语通”(《吕氏春秋·知化》)。江苏则不是一个独立的地理板块,它被长江、淮河分成了三块。它的语言并不一致,有讲吴语的,有讲江淮官话的,还有讲中原官话的。它的习俗也有很大的差异,有江南习俗,有江淮习俗,还有中原习俗。许多学者讲地方文化,往往把地域文化和区域文化混为一谈,因此许多问题就讲不清楚。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的思路是清晰的,也是纯粹的,这本书就是讲地域文化,不是讲区域文化。先后讲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七种地域文化,其中对这几种文化的描述是准确的。研究地方文化或地方文学,是从地域着眼,还是从区域着眼,这要看研究者的动机和目的。如果是为了凸显某个省、某个市的文化或文学业绩,从省里、市里拿到研究经费,进而得到省里、市里的奖励和表彰,那就从区域着眼;如果没有这种地方本位主义的动机,没有这种现实功利目的,仅仅是为了研究地方文化或地方文学,最好还是从地域着眼。

其次,地理空间。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是一种空间研究,空间研究包括点、线、面。西湖文学研究,长安文学研究,黄鹤楼文学景观研究等,这属于点的研究;运河文学研究,长江文学研究,秦淮河文学研究等,这属于线的研究;燕赵文学研究,中原文学研究,岭南文学研究等,这属于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多数成果都属于点的研究和面的研究,线的研究成果还很少。从专著来看大概也就十几本,比如费团结的《汉水流域新时期小说研究》、赵维平的《明清小说与运河文化》、崔志远的《运河文学体系论》、段宝林的《刘绍棠与运河乡土文学》、杨志敏的《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黄逸民的《台湾河流文学》等。本书作者孙胜杰一直从事河流文学的研究,相继出版过两部专著,分别是《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河流”原型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地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河流书写》(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除了上述这两本专著之外,她还发表了3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可以说,在河流研究方面,在文学地理学的线的研究方面,研究还是很丰富的,很有创新意识的,她不想走多数人走过的或者还在走的老路。事实上,文学地理学的线的研究,除了河流研究之外,还可以有道路研究,例如丝绸之路文学研究,商於古道文学研究,京广铁路文学研究等,都可以开展。

最后,河流书写。从河流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在拙著《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里,在讲到文学家的分布规律时,有这样一段话:

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宏观上看,其分布格局呈现为一种稳定的结构。这个结构是个什么样的结构呢?我们不妨给它一个名称,或者概念,叫做“瓜藤结构”。“藤”,就是中国境内的黄河、长江、珠江这三条大河以及它们的众多支流;“瓜”,就是这三条大河与它们的众多支流所冲积而成的大小平原。由大小河流与大小平原所构成的这种“瓜藤结构”,就是中国历代文学家所赖以生成的地理环境。循着这些大小河流,走进这些大小平原,我们就可以找到大大小小的文学家的故乡。

我研究文学与河流的关系,是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这个角度入手,这个角度虽然很重要,但毕竟只是一种外部研究,并没有深入到文学作品内部。孙胜杰不一样,她研究文学与河流的关系,是从地域文化入手,深入到了文学作品内部。早期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多是研究文学家的籍贯和行迹,以及考证文学作品的产生地,也就是系地研究。系地研究是一种外部研究,它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就像我们研究文学史,要做作家编年、作品编年、文学史编年一样。需要指出的是,文学地理学研究不能停留于外部研究,要由外部研究深入到内部研究,要研究文本,包括研究文本的地理空间要素、结构、特点、价值和意义,要解决别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总是停留于外部研究,甚至满足于外部研究,不深入到文学作品内部,那么它与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了。



【作者简介】曾大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系教授、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

著作《黄河对话长江:地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河流书写》作者简介】孙胜杰(1982.3-),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文学博士,哈尔滨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大学博士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如《江西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社会科学家》、《学术交流》、《电影文学》、《文艺评论》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项;主持参与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主持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艺术学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词典1部,多次获省、市等科研奖。






技术支持: 木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