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冬梅:在挫折中成就壮丽的文学人生(龚观 荣梅)时间:2020-05-25 文学是她一生追逐的梦,她用文字做鲜花编织着人生美丽的花环,一个女人的刚强勤奋为世人做了榜样。她用担当责任弹奏着高山流水的音符。这就是梁冬梅。她出生于乾安县小镇的一个工人家庭,家中老大。上初中时父亲去世,不幸磨难挫折没有压垮她。2018年,她的爱人在单位受工伤摔伤头部,儿子在国外读书,为了让爱人早日好起来,她用瘦弱的肩独自一人扛起生活的重担。她对文学执着追求着,在文学星空闪着耀眼光芒。她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协会员,吉林省新诗学会副秘书长,四川文学艺术院院士,《西南文学》执行主编,《新蕾》副主编,《北斗诗刊》编委,李清照历史与文化特约研究员、签约作家,首届李清照、梅娘文学奖获得者。她是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作家。她以其人格魅力赢得业内好评,她用勤奋坚强无私大爱谱写自己人生的美丽篇章。她拒绝年薪几十万的中层领导的机会,她感恩着朋友的提携之恩,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做到一尘不染。她正直讲义气,乐于助人,热情好客,兴趣广泛,在她身上你看到的是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那种知识女性的美。 你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文学的?谈谈你的文学创作之路及感想? 当一个作家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为了穿上梦的衣裳,我努力着。小时候看小人书,听父亲母亲讲故事,讲岳母刺字、岳飞传、讲杨家将等。小学时,偷偷的在仓房里看《红楼梦》,被父亲训斥谁小孩看《红楼梦》看《岳飞传》,那时有的字还认不全,大人不让看越想看,知道有个曹雪芹,知道了宝玉、黛玉,文学的幼芽种植在心田。 那时候父亲在邮局上班,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看到一些《黄金时代》《青年月刊》《参考消息》《吉林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把好的词用小本儿记下来。家里有很多名著,父亲每晚必读,受父亲的熏陶,我没事也看名著,《红岩》《红旗渠》《四世同堂》等。 初中时,语文老师刘志锋对我说:“杨沫能成为女作家,你为什么不能成为女作家?”听了刘老师的话,我高兴极了,我见什么写什么,一个相框,一滴雨滴我都能写篇文章,刘老师的话影响我一生。我的作文被当做范文,刘老师把它订成册,给下届学生读。 高中时,我的作文常上黑板报,我用一个笔记本摘抄了许多状物写人的好句子,还有名言名句。有一次,老师拿着摘抄本表扬了我的勤奋。过几天,那个本就不翼而飞了,至今是个谜。 在电校广播站当总编时,一天组一次稿,我采撷着青春的浪花,献给我的同学。我读了很多书,似春雨滋润着我文学的土壤。我疯狂地写诗,每个明信片上我都能写首诗,1986年,我的处女作在《吉林电力报》报上发表,高兴得跳起来,那份惊喜,那份激动,终生难忘。同学们纷纷祝贺,给我起了个绰号儿“学者”,现在还有人叫,听起来特别亲切。 毕业实习时,我与两个女同学去北戴河看海踏浪,没跟老师请假,回来挨批,写个检讨交学校,因此,我失去了留校的机会,但是不后悔。写了篇关于海的文章,现在看觉得那时比现在写的好。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电校的两年生活似一个个清新的风景,我在用稚嫩的笔涂抹着青春的驿站。 上班时,同室的人打扑克,我觉得是浪费时间,我看各类小说。第一次在同学云玲那看《汤姆叔叔的小屋》爱不释手。大弟给我买裴多芬、普希金诗集,我在诗海中遨游。 父亲的离去,使我少年生活蒙上阴影,改变我一生的命运,打破了我的出国留学梦,生活的磨难,使我比别的同龄孩子懂事早。 我年轻时的文章都是灰色的,现在有时看起来还会落泪。我一直坚持写日记,日记似生活的万花筒,在这里可看到多彩的世界。每篇文章都是用心与灵魂碰撞的火花。 我自学吉大文秘专业,刊授《杂文家》写杂文写小说,喜欢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1990年,开始任《吉林电力报》《长春日报》特约通讯员,在单位负责宣传报道,后考取国家注册审核员,外审,写专业论文,对写作都有提高,我如饥似渴地读各种书籍,读管理、经济、法律等不断充实自己。《与你相约—美丽的净月潭》是长春冰雪节征文,在《净月潭》微平台首推,都夸这篇游记写的美,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李凤志说此篇可入书,老师的话给了莫大的力量。 2018年我最痛苦磨难的一年,我写了许多诗歌和文章,其实磨难也是一种财富,它就像个贝壳里的珍珠。母亲说:“人活着就要有个奋斗目标,你看我啥时掉过眼泪,出书那是你多年的愿望,多难都要出书。”母亲的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爬文字格子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的文章已登上表演的舞台,扮演各种角色,人间的喜怒哀乐。似柳笛吹响儿吋的梦,似四月的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书写爱之华章。 在我情感的荷花池里,洒下了一粒粒莲子,愿它荷香袅袅,净化心灵。似佛前的那盏莲花灯,沐浴着缥缈的香火的洗礼。似荷花赚取月光的青睐,似向日葵追逐着阳光的足迹,似秋天的菊花“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似冬天的梅花“捷报春信至,不知冰雪寒”。 《飘雪的季节来看你》是我与同学去吉林游龙谭山写的一篇文章,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得奖项,在《春风文艺》上刊发。 30多年写了百万多字的文章,一路走来,我的文章有的在头条发表,有的被收录年选并在国内外获得奖项,收录此书20多万字分六个小辑:有青春岁月,亲情友情,家乡情感,游记,走过四季,书香袅袅,我在人生大海边捡拾着一个个贝壳,将它们穿成项链,献给读者。一粒粒种子在我的文学田地开花结果。 我的书如梅花屋,一字字如一瓣瓣梅花,一句句如朵朵梅花,喜欢梅花迎风傲雪的高贵品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感谢茅盾文学奖、冰心散文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任林举给我书写的序 他在序《不经意的乡愁》中写的:“梁冬梅的文章最占优势有效成分最高的就是情感含量。”“梁冬梅。自然成为已经有着高尚的人生追求理想和信念的人。”《西南文学》总编曾令琪写的序《行走在朝圣的路上》:“冬梅并非大学中文系毕业,但她的文字比一些自诩科班出身的人还有温度。从冬梅学生时代的一些青涩之作,到最近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散文,时间跨度很大。其内容,有亲情、爱情、友情,有风情、风土、风物;有对山川的游历,有对名胜的赏鉴;有对社会的看法,有对人生的思考。内容丰富,情感充盈,条理清晰,层次显明。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冬梅的字里行间,流泻的是一种真情实感;这样的文字,往往能传递一种温度,传递一种热度,让读者掩卷而思,容易感动和共鸣。” 中国散文诗协会副主席彭林家写的评《散笔吐梅风起舞》洋洋洒洒写了八千多字的评,给与很高的评价。 《散文福地》副主编李锡文写的书评《赏冬梅香如故》中:“冬梅的散文,善于调动写作手法表达美好情感。追求正直的价值观。冬梅的散文,语言充满女性的柔美,有女性文学的风采,显示出人生的刚毅,有文人的气节。从冬梅的作品里,感受到了她的豁达,感受到了人生毅力的可贵和生活的可爱。冬梅的作品里,不就发散出梅的气韵吗?冬梅老师文如其名,人如其名;文不虚构,名不虚传。” 通榆县作协主席吴云峰老师给此书写的书评《在海阔天空的文字里寻觅散文的家园》:“她的散文,可以说是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冬梅的亲情散文,都是用浓爱、用真心表达,其情感自然平实,读来亲情炙热,灼灼感人。她的散文作品人物的笔端,倾注母亲、爱人、儿子、同学、乡亲的较多,因为作家与作品的人物相近,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各个鲜活,有血有肉,亲切厚重,别有天地。洁白如洗的白描文笔,将人物性格塑造得丰盈饱满,我忍不住几次热泪横流。感悟亲情 让炙热的心飞翔;白描人物向着散文的高度;精雕自然赋予江山的壮美,多样题材,深挖创作的源泉。” 感谢在出书过程中帮我校部分稿件的《塔哈河》副主编许放老师、山西作家王小燕老师,还有我的胞妹长春大学老师梁东辉,感谢在文学路上帮助支持我的亲朋好友!感谢老乡朱军兄、李洪军兄,原省作协副主席张顺富、李发锁,吉林省新诗学会会长李铁龙、吉林省阅读协会理事长张铭、吉林省作协副主席赵培光、吉林省援藏援疆会长吴文昌、吉林省文联副主席王长元!感恩文学路上遇到你们,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令我景仰。感恩一切遇见。 文学无国界,学识无止境,用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善良的心,发现真善美,捕捉世上的一切,处处都是美景,都是艳阳天,醉倒在祖国的大好河山。 眼中有物,满目皆可生香;心里有景,荒凉亦是繁华。世界给予你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何种心态来回应和诠释。愿所有的泪水与挫折,都将成为过往;唯有心的纯净、豁达、感恩,才能陪你走得更远! 感谢一路陪伴和鼓励我的文友们。难忘1990年春,《吉林电力报》在塞外小江南开的第一次笔会,那是青春少女梦的开始;2017年4月22日,第一次参加《东方散文》在南宁的笔会,是憨仲老师领我走进文学殿堂,难忘《海河文学》总编张莉莉在越南回国路上对我的鼓励,《东方文韵》总编路曼曼首发在微平台我的诗《妈妈的手》那份感动,开笔会结识了新的文友,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见识,结识了一些文学大伽。 2017年去《西南作家》开笔会,听阿来讲文学的真善美,并表扬我对文学的追求对《西南作家》的感情,曹继祖讲诗歌创作,2019年参加《西南作家》三周年刊庆,结识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傅天琳大姐,傅大姐讲话时亲切称为我“东北的梅”。我代表吉林作家讲话,省作协李发锁副主席发来贺电,那一刻感觉文学的神圣,感谢发所兄的支持。每次我发朋友圈的文他都点赞,夸我写的好,心里有股力量涌动,要好好写。参加李发锁、张铭的读书发布会,聆听大咖们的妙语连珠,滋养自己文学土壤。 2018年以《新蕾》副主编身份去通榆当颁奖嘉宾,代表评委讲话。 2019年金秋,卡伦湖董事长王强提供免费的吃住玩条件,以《新蕾》副主编身份组织卡伦湖金秋笔会,为祖国70华诞献礼。年末组织参加《北斗诗刊》纪念毛泽东诞辰126周年交流会,参加第三届省大学生诗歌朗诵会,首届省企业家年会,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迎新年会等,每次参会我都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写一篇散文。用敏锐的眼神发现生活的真谛。 在全国共同这次抗击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吉林省新诗学会组织了“抗击疫情,吉林诗人在行动”征文活动,活动结束后,很荣幸我代表省新诗学会写了采访文章,在灾难面前,一个文人的责任与担当是什么,文人应怎样做,我采访了李铁龙、赵培光、吴文昌、王长元、潘占学、邢万生、思宇、马永辉、吴耀辉、纪洪平、王强、曹景常等,写篇散文《诗歌点燃心中的火炬》在多个平台推出,被《吉林日报彩练新闻》报道,赵培光老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还提到了我对他的采访,一个小小的我对大伽的参访还写进文中 ,当时很感动。陈耀辉主席、韩山寺都写了抗疫歌曲,那时候忙的在屋里都是小跑,有时写到深夜一点多,心里还在惦记着疫情,牵挂着前线的逆行者。文人虽不能上前线,但是我们可以拿起笔去讴歌真善美,讴歌逆行者,讴歌抗击疫情过程涌现的动人故事。 参加了四次北京(长春)冠衡律师事务所的抗击疫情空中诗歌朗诵会,感谢王文生主任的厚爱。三八节,承蒙李铁龙会长的信任与支持,与赵秋实组织并主持了“抗击疫情《北斗诗刊》三八妇女节空中朗诵会。”这个朗诵会群英荟萃,在社会反响很好!由于时间比较匆忙,累的我身体有点儿发木了。会后又写稿,又整理成语音专辑留做纪念。有老师说:梁老师你竟写别人了,怎么没写自己?我觉得还是多写写诗人们。 这次疫情期间,我的头发白了许多,一个多月没有看星星和月亮。我写了十多首抗疫诗歌,被省内外的报刊杂志发表,有的也被收录抗疫诗选,这10多首诗均被省博物馆收藏。还写了10多篇抗疫散文也被平台杂志转发。
你在首届《香港华人散文诗报》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记住乡愁”世界散文诗大赛》中是吉林唯一获奖者,能谈谈对家乡的情感吗? 在这次大赛中,我的散文诗《家乡的歌》获奖,我为家乡唱了首歌。“稻田里的蛙声将乡愁织进稻花中,飞机场路边格桑花摇曳着家乡的风光。宽敞的柏油马路架起中国梦的桥梁,一栋栋高楼将低矮的平房。压缩成记忆的符号,一缕缕炊烟升腾着游子的梦。”家乡有我千丝万缕的情感,无论走到那里都牵挂着游子的心。家乡 的大豆玉米高粱给我生命的力量,家乡的河水养育了我,美丽的大草原驰骋着我的梦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感恩一粒粮食,感恩一滴水,淳朴的乡情给予我的温暖,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铸就了人们不屈的灵魂。那里是我的根 ,有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每次回家看见母亲,看见家乡的变化都激发我创作的灵感。 昨天,在家乡身居要职的校友给我打电话说:“冬梅你是有一定名望的作家,回家乡看看,写写家乡,宣传乾安也宣传松原,我相信你能做到。”我连说谢谢高抬,我一定会回去看看。又有几个社会名人与我聊,有个曾经在我家那工作过的,记得我家在哪位置住,了解我的一些事情。祝福我的散文诗《家乡的歌》在世界乡愁征文中获奖,放下电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乾安的所有地方都是用千字文命名,有美丽的大布苏湖,乾安泥林,乾安泥林素有“南有石林,北有泥林”之称。我会从一声鸟鸣中,感受乡音的亲切。任林举老师在我的散文集《飘雪季节来看你》序《不经意的乡愁》中写到“不经意间,从她的文字之中,我就看到了一张感人且无法拒绝的‘脸’。那就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故乡,那就是和故乡一样广大无边的乡愁。”“也在不经意间,我突然感觉到一些文字的特殊魔力。”我写了许多乡情的作品如《向日葵的命运》《乾安泥林风韵》《美丽的邂逅——查干湖冬捕》《家乡的红月亮》《根的记忆》等。 能谈谈你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这几年,我在文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和光环,我应不骄不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散文《向日葵的命运》被收录《读家记忆2017年散文卷》也是我觉得写得最好的一篇。我的散文《追梦人》在《教育报》“红烛颂”全国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查干湖――梦之旅》在“见证中国崛起——庆祝建国70周年诗文大塞”中获得银奖,作品入选《见证中国崛起70周年》一书,并被授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家文学成就奖”荣誉,并发奖状、奖牌,还有出版基金;《冬季龙舟赛》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二等奖被收录《中国散文精选300篇》《美丽的邂逅—查干湖之旅》获中国民俗征文三等奖被收录《中国民俗文化》。 散文《清晨的芬芳》获首届李清照文学奖,散文《我与乌拉盖的约定》获首届梅娘文学优秀华语女性文学奖。2017年被聘为李清照文学与历史特约研究员、签约作家,2017年山东潍坊之旅德艺双馨优秀作家。散文《雨中的心情》《缘结东方》都发在头条。《浅秋,爱在流淌》获海河杯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你从风中来》在首届“曲江楼观”杯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荣获优秀奖。 《又是一年中秋时》《清晨的芬芳》被收录在《风从四方来》散文福地精品2017——2018卷。我的散文诗《秋天的乐章》被收录在《中国魂.中国散文诗2018》,散文《长白山之行秋如酒》被收入在《中国最美乡村游记》2018卷,得个奖杯,奖杯对我是一种鞭策。《又见春浓》《壶口瀑布》被收录在《诗人档案》,被评为2018当代杰出诗人。 我的散文诗《秋天的画廊》被收录在《中国散文诗2017――2018》年选,母亲是画中人,也是绘画的人,母爱编织了文学瑰丽的花篮。 诗歌《壶口瀑布》发在新加坡《印华日报》并被收录《品味与感悟中国诗歌年选2018》。 诗歌《腾飞吧,卡伦湖》外两首,被《中国诗歌年选2019卷》收录;诗歌《泸沽湖起舞的云朵》收录在《最美爱情诗选》第六卷;诗歌《五月的霓裳》收录 《中国诗歌2019-2020年卷》 散文《记忆小舟》收录在《春风文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祖国颂.长春时光》征文优秀作品选一书,游记《乾安泥林风韵》被收录在2019年“井冈山杯”《中国最美游记》作品集;散文诗《季节的呢喃》荣获“中国汉诗”年度优秀诗人奖,获3000元出版基金,被收录《中国汉诗诗选》一书。散文诗《秋天的歌》收录《2018年散文诗年选》。 散文《家乡的红月亮》在《东方散文》举行的全国散文征文中获优秀奖,散文《蓝月谷—爱的天堂》在西部散文的2019年“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中入选;诗歌《大雁塔之夜》《红叶谷,种下一颗相思豆》被多个平台转发;《美丽的夏日》获中国散文诗协会举办的全国征文优秀奖,散文《那片土地》在《吉林日报农村版》的“老郭默默杯”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奖征文比赛中获全国征文优秀奖。 文学贵在坚持,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文章是走出来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洞穿世界,清澈的眼神是对美好和未来的向往,无论作家和诗人,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真善美的眼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感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去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博大;“一览众山小”的视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曼妙,高山流水的琴弦在诗歌中弹奏着精美的乐章! 多读书读好书 ,多写多练,多听多走。正如文心雕龙里写的“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板凳需坐十年冷”只要坚持定能成功。用心灵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馈赠我们的一切。 怀一颗感恩之心,笔端的文字就会变成一个个美妙的音符,给人们带去快乐。文章要有家国情怀,同时代脉搏共跳动。 不管以后的生活如何,我将勇敢地坚持下去,在我的南山坡,播种花草树木,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听鸟叫蛙鸣,一花一草一滴露珠带给我的快乐和欣喜,在心田上种莲花一朵。让爱的光环照耀我的一花一草。 清明节时,写我大弟的《一只蝴蝶飞走了》曾令琪总编给签约作家讲课时,提到这篇文章,说这篇文章写的很好,痛彻心扉。这篇文章我是用血和泪写的,那种发自肺腑的痛,我的情感一触即发。生活带给你不幸的同时,也给你带来了财富。 特别喜欢向日葵,永远向着阳光盛开,喜欢它的不怕风吹雨晒,无论干旱和大涝它都会结出果奉献给人类,那片金灿灿的阳光流淌了多少诗人的语句。也缀满了农人期盼的目光和丰收的喜悦,也许是梵高的向日葵画,使它带上了光环。喜欢你即使是颓败的叶子,也是永远向着阳光,给人向上的力量。 感恩生活赋予我的一切,一切相遇,相识都是缘分,“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喜欢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要燃烧起来” 争做文学星空一颗璀璨的星。 喜欢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处。”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母亲,她不但给我生命,还是我黑夜的指路明灯,母亲的坚强善良大爱,在我血液里汩汩流淌,在困难面前“学会坚强,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知道了“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懂得“在经过岁月的磨砺之后,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一双闪闪发亮的翅膀,在自己的岁月里化茧成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