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大家驾鹤去 吉林文坛放悲声——朱晶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春举行时间:2019-12-10 青山含悲,松江呜咽。我省著名文艺评论家、吉林省作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朱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9年12月8日23时38分与世长辞,享年78岁。今天,朱晶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春朝阳沟殡仪馆举行。 朱晶同志是我省著名文化名人,宣传文化战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艺评论家。他长期担任我省文学艺术界的领导,为我省文艺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艺评论作品,获过国家级荣誉。他的逝世,是我省文化艺术事业的重大损失。 朱晶同志的一生,是耕耘的一生。他为打开吉林文学视野、加强吉林与全国文学界的联系交流,笔耕不辍。160多位吉林艺术家得到过他的专题评介。 朱晶同志的一生,是辛勤的一生。朱晶同志主编《电影文学》杂志,主持发表剧本500余部,是吉林省首批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团结、培养了一批电影剧作家,被老一辈电影人亲切地称赞为“长影的好鼓手”。 朱晶同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的文艺评论,聚焦长影,聚焦吉林文学,视野兼顾全国。评论集、随笔集《守望电影》《黑泽明传》《文学观察手记》《批评求索录》《朱晶评论集》等著作,见证了朱晶同志半个世纪岁月的坚持与守望。 朱晶同志的一生,是值得敬佩与怀念的一生。朱晶同志的文艺评论,始终保有赤诚的初心。他在发现优秀作品时那孩子般的惊喜、发现瑕疵时的眼里不揉沙子、点评文本时的妙语连珠,令认识他的人无不敬佩。他坚持不搞小圈子,不搞庸俗的吹捧,不搞大而无当的批评,敢于直击本质地批评不良现象,身体力行地增加文艺批评的思想文化含金量。朱晶同志曾说:评论是评者与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批评家要介入作品,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要讲究辞章,要有语言风采;如果说文学创作是寂寞的事业,那么文学评论则是寂寞事业中的事业。 正是凭着一片赤子之心,凭着一腔热爱之情,凭着一身道义担当,凭着一生笔耕不辍,朱晶同志在吉林文艺界、在中国评论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足迹,也走完了充实的一生,留下了足以让我们长久感念的宝贵精神财富。 得知朱晶同志逝世的消息,省委宣传部等领导部门,省作协、省文联、长春电影制片厂等朱晶同志工作生活学习过的地方的老战友、老同志,他们有的专程从外地赶回,有的从国外及国内各地来电,有的克服身体不便坚持前往,发送唁电,敬送花圈,专程参加告别仪式,表达痛惜之情。 朱晶同志生前好友、省内文化界知名人士纷纷撰写挽联、诗歌等,表达对朱晶同志的高度评价和深切缅怀之情。
挽联:
痛悼朱晶老师
坐拥书山,读青史读现时读人生,总养千秋浩气 勤耕学海,评文章评戏剧评电影,堪称一代英才 (吴文昌)
挽老友朱晶同志
学养深厚,呼啸文坛大手笔 文风凛然,痛评莫氏最先声 (孙占国)
痛悼朱晶先生
曾经驰骋文坛,评论大家享盛誉; 当幸亦师亦友,为兄泣泪执灵幡。 (李铁龙)
诗词:
悼念朱晶先生 张福有
问候疏于病未知,起灵却在雪飞时。 评坛呼啸劝谁舍,电影守望求自持。 入会廿年君说项,登堂三载我堪师。 忽闻驾鹤西行远,不尽悲声赋小诗。
悼朱晶老师 张顺富
冬晨伤鸿噩耗传,初闻不禁泪涟涟; 当年知遇恩犹记,卅载情谊刻心间; 朱笔如椽书锦绣,晶莹冰心堪垂范; 激浊扬清歌正气,关东文胆耀山川。
悼念朱晶同志 潘占学
几次相逢甚敬公,少言寡语众不同。 惊闻辞世吟诗挽,呼啸文坛慰善终。 己亥仲冬
痛惜朱晶先生逝世 马永辉
未入八十惜俊青,满腹诗书耀吉兴; 功载文坛存精粹,人生磨砺心自明。 天道可知珠宝耀,大彻大悟几人通; 精论文坛再无影,雪季润泪哭朱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