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 七星福地【王淑梅】
详细内容

七星福地【王淑梅】

时间:2018-09-17     作者:王淑梅【原创】

七星福地,是一方印。

七星福地印文,源于伊通满族自治区火山群中闻名的七星山。

七星山,源于伊通境内16座火山群中七座分布似北斗七星形状的火山而得名。其中风景秀美的大孤山、小孤山,更是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故事。

刚刚雕刻完工的松花石彩石印章七星福地的纵面纹理图案中,清晰可见的近景,有山,有水,有云雾。那近处的山,仿若小孤山在聆听潺潺流水声。那水,即是伊通河依山而歌。云雾里隐隐可见的远山,莫不是仙境般的大孤山在向我招手吗?

6月初,吉林省作家协会组织作家赴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开展文学照亮生活——吉林作家走进新时代传习所暨大平原采风活动,有幸近距离感受了大山深处踏查伊通河源头而生发的欣喜之情,以及历史变迁中伊通城从生态旅游、生态资源、农业发展以及民俗文化与教育等方面呈现出的人文景观新气象。采风活动中的一些生动画面与细节都在脑海里打上了烙印,也多多少少弥补了我三十余年多次路过伊通而未能亲临伊通河源头之憾,也为我书写长春的母亲河提供了更加感人的素材。伊通县委宣传部和作协等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并精心安排了此次伊通大地行采风活动的具体事宜,从参观精准扶贫典型保南村最干净人家,到深入乡镇企业秀绿山也基地观光绿悠悠的万亩棒子林,尤其是参观伊通满族博物馆,深深地被伊通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震撼。准确地说,应是伊通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感动了孤陋寡闻的我。

采风归来不久,欣悉为庆贺伊通满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伊通宣传部与邮政部门共同组织设计了一套宣传邮册,同时需要为该邮册打造一枚十公分的印章,印面内容是:七星福地。为了这枚印章的选材设计与雕刻,相关负责人颇费了些思量,且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在83030周年庆典前期完成。此印之意义,虽然在邮册上只占一角位置,却以诠释七星福地的人文情怀,见证伊通发展为福祉,并将成为藏品存放于伊通满族博物馆做为永久纪念。

因了伊通采风之缘,宣传部赵春飞部长得知我酷爱奇石书画,便谦虚认真地征询我的意见。受宠若惊之际,鉴于对本土文化的厚爱,我建议在松花石与长白石中择其一。毕竟松花石材具有大清国宝皇家风范之美誉,满清时期还是独一无二的皇家御印专用石材,近年来随着大清国宝松花石美名的流传,松花石已成为吉林省长白山地域文化的靓丽名片。而长白县境内的长白石材虽可与福建寿山石相媲美,堪称为一流的专业印章石材,却因其缺少松花石的厚重与大气,无形中少了些许内涵。

到底选哪种石材好呢?为此事我又专门请教了几位熟悉的篆刻名家,得到的答案是,虽然松花石也能刻印,但因其石质太硬不适合专业制印。建议用寿山石或青田石。对于这个情况我也知晓一些,可以理解其善意,他们不了解松花石石性,更擅长取材于专业印石也无可厚非。

为了保险起见,带着一份使命感,我立即动身从住地长春去了松花石之乡江源,详细地收集了松花石博物馆以及当地一些石馆里与印材有关的信息,又与当地美术家协会主席兼书协副主席的高爱军石友切磋探讨了选材与雕刻的细节问题。也许源于对家乡本土的一份挚爱,源于对诗书画印有机相融的情感理念,我们的意见竟不谋而合,最终首选松花石材。毕竟大清满族发祥于长白山,与伊通博物馆馆藏理念应是珠联璧合 况且高老师风华正茂之年就已被评为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书画之余擅长篆刻与制砚,在当地乃至省内也已小有名气。他不仅有自己的库房和工作间,存有大量已切割好的印材,在设计理念上也超于常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真是机缘难得呵。

赵部长对我的回馈信息很重视,及时做了工作安排,并决定亲赴江源踏查石源,以确保印章选材与雕刻的最终方案落实与实施。三日后,我再次动身赶赴江源,恰逢江源第9届奇石节开幕,我和高爱军老师携同江源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晓波一道,与前来的伊通县赵部长一行人马会合后,便于蓝天白云陪伴下驱车直奔高老师的松花石库房区,之后又一起参观了国内石界闻名的江源松花石博物馆,综合了相关信息,最后确定采用高老师库存松花石彩石系玉化较好的紫色纹理石材时,高爱军会心一笑的说,这可是目前最难得的石料呵。

一石一世界

一印一如来。

七星福地之印,从选材设计到完工,历时正好一个月。

今天,此印承载了一方印,两地情,终于从江源产地移置于伊通满族博物馆。也许它不是最完美的呈现,却是最用心的杰作。

真心期待伊通满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真心期待参加开幕仪式时,业余玩摄影的我能多拍些现场的喜庆花絮和七星山美景!

真心期待那一天,能亲眼去博物馆看一看七星福地之印……


技术支持: 木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