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深爱叫等候【管艳春】时间:2018-08-30 进入夏季,是草木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枝叶舒展挺拔,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一片繁荣。抬眼望去,满是苍绿。这苍绿虽不及春日的翠绿那般娇嫩可人,却也是带着成长的印记,而绿的饱满、绿的踏实、绿的深沉。不知是谁家的一盆翠竹,许是因为长得太高了,就搬到了小区院子中,这尺方泥土中的绿竹蓬勃生长,近三米高的竹干苍劲拔阔、挺直向上。叶片茂密交叠,绿染天云。而在缝隙间小小的竹笋也不甘寂寞,争相冒出要一展芳容。使得一直喜爱竹子的我驻足观望了很久。 记得那一年去旅游,也是夏日,在黄山脚下,夕阳的余晖中,生平第一次看到了一片竹海。那真的可以叫竹海,远远近近望去的全是苍翠欲滴的竹子。本来疲累的我,兴奋的摸着如胳膊粗的竹子,摸它的枝干、摸它的叶子,感受它的坚忍与气节,嗅它散发在空气中的丝丝清香,不肯离去。 竹子不只是外相的优雅、不凡,刚破土时的竹笋,还是一道美味——可蒸、可煮、可烹,深受大家的喜爱。嫩竹叶是一味具有清心利尿、清热除烦、生津的中药。南方还有一道美食——烹炒竹虫。那是生长在竹干中的一种白白嫩嫩的虫子,蛋白含量很高,因为数量极少,价格自然也就很高了。 长成的竹干可以制成家具、地板、工艺品等。大家熟悉的竹板、乐器笛子和萧都是竹子做的。对了,还有清香的竹筒饭等等。唐代诗人孙岘曾赋诗:“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可以说,竹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廊中的一处独有风景:气节高华,雅韵低吟。是历代文人清正高洁的象征,为后人所敬仰。 微风吹来,兴奋的思绪渐渐平静下来,一丝愁绪又袭上心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在耳边唱响:“竹子开花喽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竹子开花后将造成绿叶凋零、枝干枯萎,大片的竹林死亡。竹子的一生简单、平淡,一生只开一次花,只有在她最后的时刻,耗尽全部的能量开花结籽,用这样炫彩的方式结束生命。想到此,我泪如雨下,多想阻止那夺命的小白花不要开放,多想挽留住那富有气节的苍绿的生命,多想能守候在它成长的路口,为它鞠一捧清泉而叶茂节高,晚一点、再晚一点开花。 今年夏天在贵州赤水,我又一次跟竹子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贵州多水,竹子繁茂,种类也多。而赤水是著名的丹霞地貌,气候湿热,雨量充沛,非常适宜各种竹子的生长。我留恋在大片竹林中,有的竹子节与节间有四十多厘米的距离,而有的竹节间距还不到二十厘米;有的竹干粗如臂膀,而有的竹子比拇指粗不了多少。我摸着一株两米多高的新竹,本以为它已经长大了,会有坚硬的竹干,可是它真的还很嫩,指尖轻轻一掐,竟有汁液流出,我心疼的赶快去抚平它,后悔自己的鲁莽。在草丛中,看到了一些高矮不等的竹笋,胖胖的身躯、尖尖的头,被褐色的叶子包裹着,就像穿着一件厚厚的外套,真想剥开看看它里面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不忍,深怕伤到这竹宝宝,只好贪婪的多看几眼,轻轻地摸摸它,唯恐惊扰了可能还在熟睡的竹宝宝。 慢慢走在竹林中,我好像忘记了尘世间所有的事,只身在一个完全 不一样的世界。目所能及处都是让人喜爱的绿,空气中也弥漫着唯有竹子才特有的清香。阳光费劲的钻进来,照在竹干上,竟把竹林分出层次,也晕出了一圈黄绿的光,显出了高贵品质。风也变得温柔,只是让竹叶轻轻摆动,好似在舞动柔美的身姿,把热情奉给它爱恋的那个人。 突然,我的神经变得紧张,顺着竹节往上看,在茂密的叶片间搜寻着,还好,我没有看到那小小的白花,心放松了许多。生命的长河涌起一朵浪花,突然,那些凄美的文字在耳边回荡起来:“年轻的时候,在那些充满了阳光的长长的午后,我静静的等候,无所惧怕。只因我知道,在我的生命里,有一种永远的等候。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留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能让我气馁,我会用一生去等待!而你,你一定会来。光阴飞逝,我等待了三十年,你修行了十五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不曾见,不相知,但仍是一首诗、一幅画。我为古刹,你为青灯;我为落花,你为绣女;我为青石,你为月牙”。 这是一段真挚的情感,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我宁肯辜负他入骨的记忆,也不想改变他生活的轨迹。就让这飞来的情愫像开花的竹子一样,轰然离去,而那留下的清香与优韵却似片片竹叶铺陈在岁月的阶梯上,遮挡着年轮留下的印记。在那一刹,又回到三十年前被他暗恋着的瞬间。在月下、在林荫小径、在办公桌前、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有一颗心、一双眼,在念着你、关注着你,而你却浑然不知,独独苦了那个一往情深的人儿。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太阳落山了,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那片竹海,泪眼婆娑中,我化为一株秀竹,置身于竹海之中,优雅、淡然的观山、抚风、嗅花、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