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欣赏 >>名作赏析 >> 诗坛翘楚 家国情怀——浅谈读《邢万生诗选》体会【潘占学】
详细内容

诗坛翘楚 家国情怀——浅谈读《邢万生诗选》体会【潘占学】

时间:2018-08-24     作者:潘占学【原创】

我和万生同志是近几年在吉林省新诗学会一起活动,才有幸相识,承蒙其惠赠《邢万生诗选》(以下简称诗选)并拜读学习之,令余刮目相看,钦佩折服。尤其是万生同志为我新近出版的《阗心雅赋》诗集,撰写《岁月如歌情满怀》之诗评,其文采绚丽、笔底生花,让我心存敬意,由此成为良师益友。

《诗选》通篇都是自由诗。自由诗之特点,就是从古体诗词格律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新诗体。一般认为,美国19世纪诗人惠德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代表作《草叶集》。五四前后,自由诗开始在中国流行,并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学和五四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郭沫若的《女神》,艾青的《光的赞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皆堪称自由诗的优秀之作。《诗选》共分〈海山恋〉、〈原野风〉、〈美神赋〉、〈凤凰情〉和〈太阳颂〉等五个篇章,收集近20年作品,共585首诗。余初始披览一過,既感诗文形式洒脱自由,充满家国情怀,读之朗朗上口。《诗选》中诗,都是根据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诗歌意象和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尤读其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诗,愈加领悟其文思敏捷,独具匠心,底蕴厚重之风采,似有景在眼前,事在身边,人在其中之感!

一、写景形象逼真

《诗选》之〈塞外曲〉篇,开宗明义:“塞北,我的家乡/你的森林遮天蔽日/你的山岭莽莽苍苍/你的大道直抵云天/你的河流浩浩荡荡/你的原野甩袖无边/高粱红,谷子黄/大豆摇铃,稻谷飘香”。短短几行排比句,便把读者带到辽阔之塞北,巍峨长白山、浩荡松江水、遍地大豆高粱之风物似乎触手可及,萦回眼底。接着写道:“我爱塞北呵/夏就是夏/冬就是冬/四季分明/雨就是雨/风就是风/不掩不藏”。寥寥数语,道明北国自然天象,泾渭分明。然后用:“啊,塞北,你富有/有煤,有电,有粮,有钢/有电影的摇篮/有汽车的海洋/有船舶的基地/有石油的芬芳”。赞誉关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令人心驰神往。

作者接下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笔法,以四首诗分别描绘北方的冬天、春天、夏天和秋天。诸如,〈北方的冬天〉:“北方的冬天才像冬天/像个真正的男子汉/粗犷、刚烈、质朴、壮观”。可谓喻之恰当,富于遐想。〈北方的春天〉:“你姗姗而来,又匆匆而去/你把洁白让给冬天/你把浓绿留给夏天/泼辣、分明、刚毅、美丽”。真乃比喻形象,用词妥帖。〈北方的夏天〉:“那无穷无尽的绿色/把大地涨得满满/一片汹涌澎湃的青春/白也秀丽,黑也美观”。让人感觉惬意、眷恋和美好。〈北方的秋天〉:“天高远得不掺一丝杂念/地空旷得叫人胸襟豁然/山透漏出五彩斑斓的神韵/水涌流着清澈如许的灵感/北方的秋天就像我们北方人一样/淳朴、豁达、强健、乐观”。可为诗情画意,天人合一。颇有“身居塞外是骄傲,不到塞外乃遗憾”之意。

二、叙事以小见大

《诗选》收集了多首描写乡村故事的诗篇。诸如〈秋场上〉、〈分红夜〉和〈村里小学〉等,都是记录上世纪末农村风物之田园诗,再现了当时农村的不同侧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秋场上〉诗云:“扬好的豆堆/像一座小山/老头子挥起木锨/再扬它一遍/儿子说/爹,赶早装车/快灌袋吧/爹说,急啥/咱这粮卖给国家/要一粒假不掺”。真是语不惊人话不多,悃诚地反映了当时农民对国家的真挚感情和醇厚品格。〈分红夜〉诗道:“队部里,灯高吊/算盘珠儿噼啪跳/会计额前汗珠闪/队长大手数钞票/哎哟哟/头末见,装钱用麻包”。读之似有亲临其境之感,形象地描述了农村生产队年终分红的热闹场面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村里小学〉诗曰:“村里小学/是村里最辉煌的建筑/气宇轩昂五层楼/敞亮的教室,书声朗朗/电化教学,尽显风流/而在二十年前/村里小学/却是五间土坯房/晴天土扬/雨天屋漏”。作者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准确地写照了农村小学校舍“土房变楼房“的演变过程,字里行间蕴涵着关心下一代、教育优先之理念。独具“不见豪言壮语一句,却知惊天动地万事”之韵。

三、抒情涵蓄自然

《诗选》通篇充满着浓烈的家国情怀。例如:〈太阳,请为我正名〉、〈蛐蛐〉和〈水兵的家〉等诗篇,皆是如此。〈太阳,请为我正名〉中:“曾祖父和祖父/耕种别人的土地,洒尽汗水  /父亲终于分到了自己的土地/他又兴高采烈地把它交出/太阳啊,请为我正名/请为我的乡亲们正名/我们不再是只懂得种田的庄稼汉/我们是绿色原野里跃起的新星/我们是神州大地上的‘专业户’/我们是东方古国的农业工人”。诗中首先阐述了农村几代人与土地的关系和情感,然后用几个排比句反映了现在农村产业的发展。〈蛐蛐〉中:“电视关了,小村静了/又听见蛐蛐的喧嚣/烦人!脱光膀子的小嘎/蹦下地去找/回——来,奶奶吆喝一声/大宝啊,就行人搬进这砖瓦新房/不行蛐蛐也把土窝窝改造改造/那些年,咱家那趴趴房/连蛐蛐叫得也憋里憋屈的/现在你听,它叫得多亮,多好”。这首诗一方面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友好,另一方面描绘了改革开放后乡村农民居住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兵的家〉中:“窗前浪花,窗后浪花/浪花簇拥着水兵的家/送走晚霞,迎来朝霞/霞光照耀着水兵的家/我们水兵家不大/舱室甲板几步跨/我们水兵家很大/从鸭绿江口延伸到美丽的南沙”。仅仅几行诗,就把水兵的家勾勒得有声有色,进而讴歌了水兵热爱战舰和守卫祖国海疆的乐观情怀。足见“情真含而不露,語俗并不平庸”之风。

纵览万生诗作,他完全克服了自由诗的語风散漫,平铺直叙,罗列堆集生活表象和有失美感之通病;而是张弛有度,喻拟得当,哲理深遂,意境高远。可谓:品之有味道,读之有嚼头,深通诗文之道也!

诗云:

琼楼军港伴春冬,诗海钩沉问几重。

笃志文坛讴盛世,潜心艺苑唱天风。

二十载路耕耘苦,五百华章砥砺功。

岁月拾金丰硕果,耆年回首尽峥嵘。



技术支持: 木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