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欣赏 >>名作赏析 >> 莫言:漫长的“等待摩西”(上)/王波
详细内容

莫言:漫长的“等待摩西”(上)/王波

时间:2018-03-09     作者:王波【转载】   来自:新华书目报   阅读


      著名作家莫言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大奖后,在文坛沉寂了5年。直到去年2017年年底莫言复出,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戏剧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等纯文学大刊如散花般的刊载,再次轰动文坛。

莫言,当代中国文学最优秀的作家代表之一,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国际上也已享有名望。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对其评价称:“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福冈亚洲文化奖肯定了莫言对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成就,认为莫言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蛙》等作品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瑞典文、挪威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等多种出版。

    刚刚读了2018年1期《十月》杂志刊载的莫言11000字短篇小说《等待摩西》十分喜爱,又读了几遍不由得暗暗叫好。

   故事用第一人称书写。爷爷柳彼得是基督徒。他的孙子柳卫东和“我”是小学同班同桌。他原名柳摩西。“文革”初期,他将自己名字改为柳卫东,批判会上与爷爷决裂,但他还是因为爷爷基督徒的身份,被拒绝入伍当兵。从此和如愿去当兵的“我”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我”去部队当兵不久,一文不名的柳卫东,不知怎样竟然赢得了大他五岁的美丽姑娘马秀美的爱情。马秀美为此不惜悔婚,最终和柳卫东结婚,过着清贫的日子。转眼间到了80年代初期,柳卫东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发财。此时,回乡探亲的“我”亲眼见到了柳卫东夫妇。他们已经生了女儿,马秀美怀了二胎,挺着大肚子热情地招待我。他让姑娘柳眉领“我”参观他的豪宅,“我”看着他们家墙壁上挂着的耶稣基督像,知道马秀美已经成了他的信徒。而这时,有传闻说柳卫东在外地养了小老婆。1983年“我”再回乡,听到了柳卫东失踪的传闻。他自此失踪三十多年。马秀美带着两个女儿在等待、找寻柳摩西漫长的苦难日子里度过。

   2017年,“我”听说柳卫东回来了。“我”再次走访到他家里,想问问他当初为什么走,如今又为什么回。马秀美告诉我,他现在又改回了“柳摩西”的名字。看着这位虔诚的教徒和一切正常的一家,我转身走出了摩西的家门。

    作家莫言的小说我一直十分的喜欢。像他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一样《红高粱》中的九儿、《四十一炮》中的炮孩子、《丰乳肥臀》中的上官婉儿、《蛙》中的我‘姑姑’等作家莫言为我们创作出许多的经典人物和故事,这些人物如同天降充满神性,却识得人间烟火,透过野性的恣意汪洋,读者看到的是人物骨子里的脉脉温情。

    读《等待摩西》。我不由的想起了莫言的短篇经典《透明的红萝卜》《拇指铐》等,在作品中作者采用多元视角讲一个充满悲怆的故事,让人在痛心的同时,感受生命的另一种真谛.莫言不愧为当代文学巨匠。

    摩西。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史学界认为他是犹太教的创始者。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等待摩西》中的主人公从柳摩西到柳卫东再到柳摩西。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过去。他的经历透露着一个时代的风貌。再看看马秀美,她开始不惜撕毁婚约,嫁给了柳摩西。因为柳卫东,她成了最先富起来的人。柳卫东失踪了,她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尽管她也曾怨恨,但仍坚信他一定会回来。她像怀揣一颗对摩西先知崇拜的心,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终于等回了柳摩西。我觉得小说中的二个女儿的塑造,就是告诉读者这就是老百姓的淳朴生活,是大多数老百姓过的日子。


技术支持: 木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