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欣赏 >>名作赏析 >> 夏春锦《木心考论》/徐飞
详细内容

夏春锦《木心考论》/徐飞

时间:2017-07-15     作者:徐飞【原创】   阅读

木心的书,相对易读一些的当属《文学回忆录》,最难读的是《诗经演》。木心的读者,大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他的拥趸,粉丝。这类读者相对专业,能够领略木心作品深邃的文思,迥异的文风,惊艳的文笔。另一类读者是慕名而读,难以潜心深入。不过他们会借助木心研究者对木心作品的推介、评论与解读,而迂回深入,感受木心作品的艺术之美。

 近年来,夏春锦利用梧桐阅社这个平台,对木心作品的阅读推广,可谓不遗余力。早在2013年底,就编辑出版了《梧桐影》第五期“木心纪念专辑”。201511月,又编辑出版了《爱木心》一书,影响广泛。他自己也完成了从读者到研究者的华丽转身,成为“木心研究”的后起之秀。

此次(201612月)出版的新著《木心考论》,正是夏春锦有关“木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列《蠹鱼》创刊号,蠹鱼书坊出品,自印五百本。目录:《〈蠹鱼〉小引》;木心笔名刍议;木心的一份“自制年表”;木心的写作“成名期”(包括:恢复写作前後;《联合文学》创刊号推出“作家专号”;作品在台湾的反响);木心生平考释三题(包括:木心的两次办刊经历;木心进上海美专的时间;木心就读上海美专时的成绩单);木心的第一本书;木心书简琐谈;浅议《从前慢》;《爱木心:〈梧桐影〉特辑》跋;木心与夏承焘的“忘年交”;木心与茅盾;与陈丹青笑谈木心;陈子善对木心的推介;木心年表简编。

  《木心笔名刍议》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目前所知,木心的笔名共有十一个……”,以期引起读者的兴趣。针对“目前有关木心名号的说法十分混乱”这一现象,夏春锦此文厘清了其中诸多谬误,并对“木心”这一笔名的寓意,基于他的理解,引经据典,进行了一番精辟独到的论述。

  《木心的一份“自制年表”》交代了木心这份“自制年表”的特点、内容以及它的研究价值。虽然只有两页,但是弥足珍贵。它的复印件陈列在乌镇木心故居纪念馆“生平馆”中,供游人参观。此文讲解详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木心的写作“成名期”》,让我了解了木心写作上的许多“第一次”。比如说,木心自一九八三年恢复写作后,于该年十二月,在纽约由旅美台湾诗人王渝任主编的《美洲华侨日报》文学副刊,公开发表自一九四九年以来的第一篇作品,是散文《街头三女人》。陈丹青正是读到此文,从而和木心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木心在台湾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大西洋赌城之夜》,在诗人痖弦主编的《联合报》副刊上,时间是一九八四年四月。该年十一月,《联合文学》创刊号问世,特设“作家专卷”,全力以赴推介木心,总题为《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所占页数为四十一页,占总页数六分之一多。正是此次的推介,在海外形成一股颇具影响的“木心热”。木心的第一本书是《散文一集》,由台湾洪范书店于一九八六年二月推出。可见美丽岛是木心的福地。他的第一本书出版时,他已经六十岁了,赞其大器晚成或老当益壮并非溢美。木心的一生充满传奇,其实也蛮励志的。木心是画家,他有“美学上的洁癖”,所以他的书一定要自己设计封面。在《木心的第一本书》一文中,夏春锦对《散文一集》有更详细的介绍。首版首印的《散文一集》市面上很难买到,即使网上能淘到,那也是价格不菲。

《木心生平考释三题》,“木心的生平一直不为世人所详知,本文在新发现的史料基础上,围绕木心前后的两次办刊经历,木心进出上海美专的时间和就读上海美专时的成绩单三个方面进行了考释,希望借此能有助于学界加深对木心其人其事的了解”。为此,夏春锦不辞劳苦,远赴上海市档案馆查阅资料,可见其治学严谨,用心之专,用情亦深。

值得一提的是,《木心年表简编》是夏春锦花费三年时间编撰的《木心先生编年事辑》一书的缩略版。《木心先生编年事辑》一书,可以说是填补学界空白的一项成果,将会成为“木心研究”的参考书,必读书,即将由理想国出版发行。《木心考论》一书,正是他在编撰《木心先生编年事辑》之余所写散篇的合辑。书中诸篇,或考或论,从不同的角度,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对木心及其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探究,为读者还原一个立体的、真实的、睿智的、可爱的木心。

不走进木心的作品,你不会知道木心的文学世界到底有多大,有多壮美。相信《木心考论》对木心作品的研究、阅读、传播、推广与普及,以及对读者的指引,都会起到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木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